近年来,光伏产业长期处在波动之中,尤其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市场普遍关注何时能够迎来反转。然而,随着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重磅政策《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水平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出台,光伏产业的未来展现出新的希望。
在这项政策的指引下,中国的光伏产业链可能会迎来一波反弹。根据136号文,新能源的上网电价将在市场的操作下做全面调整,长期以来依靠的政府定价模式也将宣告结束。这一变化意味着光伏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市场生态,激发了市场对未来的乐观情绪。
市场普遍预期,新的政策将带来“抢装潮”。根据政策,6月1日将是一个重要节点,届时此前投产的项目将被归类为“存量项目”,而新投产的项目则为“增量项目”。为了锁定存量项目的资格,众多企业预计会在上半年争相装机和投产,这将显著推高需求。而上游的硅料和光伏组件厂家纷纷调整报价,这使得整个产业链的价格逐步回暖。
从硅料市场来看,根据新能源研究机构InfolinkConsulting的统计数据,致密硅料的价格在39元/kg左右,尽管相对去年初的40%下跌有所回升,但整体行情仍显疲软。然而,颗粒硅的价格却出现了回暖趋势,达到37元/kg,涨幅为2.78%。在业界人士看来,尽管供应链仍面临不确定性,抢装潮显然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
在硅片市场,182-183.75mm尺寸的单晶N型硅片交易价格稳定,保持在1.18元/片,较去年同期价高出不少。尤其在372-210mm尺寸的N型电池产品中,价格呈现出强劲的回升势头,年内涨幅达到10.71%。硅片的供需关系正逐步改善,为后续的价格持续上涨奠定了基础。
电池片市场也表现强劲,尤其主流的N型电池片,自年初以来均保持价格持续上涨。在政策的刺激下,从市场反馈来看,电池片的供给情况明显优于往年,预计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进一步上涨。
组件环节,经过长时间的负增长,终于迎来了转机。根据最新统计,主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如晶科能源、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纷纷上调报价。对这一些企业而言,政策变化和市场环境的优化提供了良好的 pricing power。这一战略性的价格持续上涨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预示着整个产业链价格的拐点,给市场带来了新的希望。
总的来说,随着136号文的出台,光伏产业链整体向上的趋势愈发明显。尽管未来的行情仍面临诸多不确定,但能预见的是,政策红利将带来新的市场机会。在接下来的月份内,无论是硅料、硅片、电池片还是组件,各环节的价格都存在上升的潜力。对于投资者而言,现在可能正是关注光伏产业链的好时机。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如何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价格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将是整个行业接下来的挑战。
在这个市场变动频繁的时期,光伏产业的政策变更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各大企业的反应,也在为市场注入新的动力。未来的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让我们共同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