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地发展,废弃光伏组件的回收利用问题日渐凸显。作为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探索高效、环保的回收技术及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快速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与双碳目标达成的背景下,光伏行业发展迅速的长三角地区有哪些先行探索和典型实践?当前面临哪些堵点和挑战亟待突破?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如何协作,共同破解回收利用难题?
近期,在长安慈·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慈善信托公益项目支持下,空气侠启动了“追光计划—长三角地区废弃光伏组件回收利用观察与倡导行动”。聚焦长三角地区江苏南通、苏州、常州以及安徽滁州等城市,通过企业调研走访、多利益相关方研讨和政策倡导、策略传播等途径,摸底调研长三角地区废弃光伏组件循环利用现状、挑战以及典型技术应用实践,为项目实施地区政府构建废弃组件回收利用体系提供决策参考,促进光伏行业和地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4月16日上午,空气侠联合南通市爱尚环保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季金卫、同济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陆莎女士等首站走进南通日弈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调研企业废弃光伏组件回收利用的探索实践。
技术负责人张毛志老师介绍,一块废弃光伏组件上线后,经过上料、清洗、筛分等一系列工序,能够分阶段提取组件中的废有色金属、废玻璃等再生资源,实现回收再利用。
光伏组件有着一定的使用周期,通常为25 - 30年。随着早期安装的光伏组件逐渐达到使用年数的限制,“退役潮”即将来临。预计“十四五”末期(2025年),中国将迎来第一批大规模的光伏退役,到2030年后,光伏组件废弃量将迎来高峰期,达到18GW左右,约150万吨的报废量,2040年将达到2000万吨。
光伏组件中的多种材料具备很高的回收价值,如铝、铜、硅、银等。有效回收这些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原生资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江华指出,预测到2041年,光伏组件回收处理的产值会到100亿元,到2047年会达到200亿元,除了这些可以再生利用的元素的价值之外,在整个光伏组件处理的生命周期内,运输、储存等等都会产生相应的经济价值。
废弃光伏组件中含有铅、氟等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若处理不当,这些物质将渗入土壤、水源,对生态环境能够造成严重污染,危害动植物和人类的健康。
第一次了解到这家企业,与央视一则报道有关。2023年12月,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节目《废弃光伏组件 流向何处》,关注废弃光伏组件回收市场情况。画面中,小作坊粗放处置废弃组件,造成粉尘等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现状,着实令人震惊和心痛。
一方面,不正规的小工厂不分白天黑夜地生产;另一方面,设备和技术先进的大企业由于回收的原材料不足,产线吃不饱,设备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江苏南通日弈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杰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因没有那么多的货,货现在大多数都已经被小的这些作坊或者一些囤货的,以比较高的价格给收走了,我们现在很难从价格上跟它们竞争。”
南通日弈新2020年成立,主要是做废弃光伏组件资源再生相关设备、工艺研发以及产业化探索,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通过物理法+化学法全工艺流程真正的完成大规模光伏组件资源再生量产的企业,处于国内外同行领先水平。公司所采用的物理法+湿法相结合的工艺流程,打通了整个回收流程,实现了光伏组件钢化玻璃、铝、铜、硅、银等稀有金属、EVA胶膜、TPT背板有价值的资源有效回收循环再利用,使光伏产业绿色制造真正有效的形成了闭环。
在2023年10月,公司完成设备升级改造,将年产能提高到1.5万吨。随着光伏设备退役潮的到来,计划完成五条线万吨。升级后的生产线能耗低、污染小,回收率超95%。
南通日弈新热情参加南通市无废城市创建,作为市属“新兴固废典型示范企业”,全流程的回收综合利用起到示范效应,受到央视财经、第一财经等多家新闻媒体关注。此外,作为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理事会单位,日弈新与风光专委会签订战略联盟,并与中国光伏协会、绿色产业联盟协会、中国再生资源协会等多家会员单位保持密切合作。随义务的扩展,与京东方、韩华新能源等多家组件厂家签订处置框架协议,并与中节能、大唐发电、国电投等多家电站单位保持密切合作。
在座谈环节,调研组成员和日弈新环保有关负责人围绕废弃组件回收行业面临的行业标准规范、技术突破、市场机制等堵点问题等进行了交流互动。
在政策层面,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率先行动,培育先进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同时,从责任机制、标准体系、技术创新、产业培育等方面,提出了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工作目标。这个政策让日弈新类似的企业看到了困境中的一缕曙光。但该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还需要验证和观察,同时还需要诸多配套的政策规范作为支撑。
地方层面,2024年7月,当地发布的《废弃光伏组件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明白准确地提出,回收工艺应选择自动化程度高、二次污染少、节能降耗、环境友好、技术先进的工艺和装备。日弈新公司深度参与了该技术规范的制定。为了支持废旧光伏回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8月19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实施建议》,明确要求加强新型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鼓励建立退役新能源设备拆除、拆解、运输、回收、利用处置“一站式”服务模式。
在技术突破层面,公司研发了一种可移动式光伏组件回收装置,通过将组件回收装置集成到移动装置的车大架上,移动装置能够带着组件回收装置到现场对光伏组件直接进行回收,无需将废旧的光伏组件打包后运输到回收工厂,这使得光伏组件的回收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能够极大地降低运输费用和回收成本。未来的技术突破依然离不开金融机构、税收等方面的支持。
在市场机制层面,面临的挑战依然很突出。由于回收市场处于发展初期,无序处置,加之大规模退役潮尚未来临,规范化的回收企业缺乏足够的回收物,目前生产线还不能够实现稳定的运行。加之,运行成本中的能耗和环境治理成本使得经济性和竞争优势还不凸显,也制约着企业进一步的技术突破升级。期待国家出台相关规范化管理的政策措施,同时能增加对行业先行者的激励和扶持,从而引领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认知层面,大家对于传统固废关注度高于新能源固态废料,对于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关注度明显高于对废弃光伏组件的关注度。相比较于报废组件和集中式光伏组件,分布式光伏组件回收利用更具有复杂性,也是一个亟待突破的区域。这些需要企业、社会组织、研究机构、新闻媒体和普通公众等共同的关注与持续发声。调研组成员表示,后续将整理相关案例,进行多媒介的传播,积极同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产业链相关方进行互动探讨,探寻破解路径,助力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4月16日下午,空气侠追光计划调研组一行到访南通市生态环境局,与固化处陈昊处长围绕“无废城市”、“新能源固态废料利用管理体系建设”话题探讨交流。空气侠创办人赵亮介绍了”追光计划”的发起背景和工作规划,陈昊处长对此给予积极肯定。
为应对马上就要来临的新能源组件退役潮,南通市生态环境局超前谋划,提前布局,在2023年印发《新能源行业固废回收利用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加快构建风电、光伏、电池产业固废利用体系,促进新能源行业可持续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构建废风电叶片、废光伏组件、废电池重点领域“回收-拆解-再生-利用”完整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年处置能力68万吨的新能源固废循环产业集群,极大增强长三角区域新能源固废处置能力。
与此同时,南通市生态环境局还指导日弈新公司、德之道公司深度参与《废弃光伏组件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废风电叶片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两项省级标准制定,将“南通经验”上升为行业规范。
目前,在如皋、如东、启东等地建设新能源固废综合利用单位,其中3家已建成投运,解决能源绿色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南通经验”对长三角地区乃至长江流域生态保护都具备极其重大示范价值。
当天,调研组成员还就新能源领域行业规范监管、多部门协同、跨区域协作、公众参与等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探讨,后续将同生态环境部门等相关单位密切信息沟通和联动,推动南通无废城市建设和守护大美长江。